關於
陳夏,1988年生於浙江溫州,2004年考上中國美術學院附中,2007年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專業,2011年畢業同時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專業碩士研究生,師從尉曉榕教授。2014年畢業取得碩士學位。2018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人物畫專業博士生,現為一名自由藝術創作者。
展覽
2021
‧ 作品《雙人舞》參加【2021Art Future】。台北
2020
‧ 《她的漸變曲》等作品,參加【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】。台中
‧ 《解》等作品,參加【2020台北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作品《沿途》等,參加【202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結》系列等作品,參加【2020上海城市酒店博覽會】。上海
2019
‧ 作品《真實之詩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9 Art Future】。台北
‧ 《碎化的靶心》等作品,參加【2019台南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南
‧ 《獨處》系列等作品,參加【2019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上海
‧ 《真實之詩》系列等作品,參加【2019北京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北京
‧ 《真實之詩.4》等作品,參加【2019台中藝術博覽會】。台中
‧ 《結.5》等作品,參加【2019台北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悟空.3》等作品,參加【2019上海藝術博覽會】。上海
‧ 《分身》系列等作品,參加【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作品,參加【2019深圳藝術博覽會】。深圳
2018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—腦》等,參加【2018新竹藝術博覽會】。新竹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8台南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南
‧ 《分身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8藝術廈門國際博覽會】。廈門
‧ 《獨處》系列、《結》系列,參加【2018台北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獨處》系列、《結》系列,參加【2018台中藝術博覽會】。台中
‧ 《獨處》系列等參加【2018北京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北京
‧ 《獨處》系列、《結》系列,參加【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8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上海
‧ 《獨處》系列,參加【2018 Art Asia】。韓國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、《結》系列,參加【2018廣州秋季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廣州
2017
‧ 《分身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三亞沙灘藝術博覽會】。三亞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藝術南京‧國際藝術品博覽會】。南京
‧ 《獨處》系列在【2017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台中藝術博覽會】。台中
‧ 《結》系列參加【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《下一秒,未然形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上海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寧波國際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寧波
‧ 《獨處》系列等,參加【2017高雄藝術博覽會】。高雄
2016
‧ 《獨處》系列在【2016台中藝術博覽會】中展出。台中
‧ 《悟空》系列作品參加【2016成都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成都
‧ 《 下一秒,未然形》系列,參加【2016藝術南京‧國際藝術品博覽會】。南京
‧ 《獨處》系列在【2016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】中展出。台北
‧ 《數學式不連續性》系列參加【2016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2015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-肺》等,參加【2015寧波國際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寧波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-眼睛視神經》等,參加【2015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上海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-眼睛視神經》等,參加【2015深圳城市藝術博覽會】。深圳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—骨》等,參加【2015台中藝術博覽會】。台中
‧ 作品《小宇宙系列—腦》等,參加【2015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北
‧ 作品《鏡像人生》系列,在【傳承二十五周年精品展】中展出。台北傳承藝術中心
‧ 作品《鏡像人生》系列,參加【2015台南藝術博覽會】。台南
2014
‧ 作品《幸運編碼》入圍第十三屆浙江省美展,並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展。浙江
‧ 作品參加【藝展望•發現—當代優秀青年藝術家十人推介展】。杭州
‧ 作品獲【思無界—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】銅獎。北京
‧ 畢業創作《幸運編碼》獲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創作銀獎。杭州
‧ 作品參加【杭州市藝博會】。杭州
2013
‧ 作品參與【藝•展望—當代優秀青年藝術家作品展】。杭州
2011
‧ 作品《鏡像人生》系列入圍【第五屆浙江省青年美展】。浙江
‧ 獲中國美術學院優秀畢業生。杭州
‧ 畢業創作《鏡像人生》系列獲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創作獎銀獎。杭州